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淡水鱸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科學家任鳴春研究員團隊在大口黑鱸魚粉替代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作為一種肉食性魚類,大口黑鱸對魚粉有較強依賴性,然而,由于漁業資源的不可持續和魚粉價格不斷上漲,水產養殖和水產飼料的快速發展加劇了魚粉供需的不平衡。尋找一種有效的蛋白質源替代魚粉將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大口黑鱸養殖業,向我國國民提供更多的優質蛋白。因此,團隊開展了酶解腸膜蛋白、酶解棉籽濃縮蛋白替代魚粉對大口黑鱸影響的系列研究。
在酶解腸膜蛋白研究中發現,酶解腸膜蛋白可成功替代大口黑鱸幼魚飼料中6.7%-13.3%的魚粉,且不影響其生長性能;轉錄組結果表明,大口黑鱸對低魚粉飼料的攝食反應是通過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中的相關攝食調節因子來增加FI,而低魚粉飼料可引起魚體腦部氧化應激。在酶解棉籽濃縮蛋白研究中發現,酶解棉籽濃縮蛋白可成功替代大口黑鱸幼魚飼料中7.78%-15.56%的魚粉,且對其生長性能沒有負面影響;大口黑鱸攝食酶解棉籽濃縮蛋白有助于降低其血脂水平;酶解棉籽濃縮蛋白替代部分魚粉減輕了大口黑鱸肝臟的氧化應激程度,提高了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該系列研究成果為大口黑鱸魚粉替代提供了理論和數據基礎,有助于研發綠色、健康且環保的大口黑鱸低魚粉飼料。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2YFD2400904)、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9YFD0900200)、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CARS-46)等相關項目的支持。相關研究論文“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feeding response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juvenileMicropterus salmoidesfed a low-fish-meal diet with enzyme-hydrolysed intestinal mucosa protein substitution”發表于國際TOP期刊《Aquaculture》(中科院和JCR雙一區Top期刊,IF=5.135);“Effects of Enzymatic Cottonseed Protein Concentrate as a Feed Protein Source on the Growth, Plasma Parameters, Liver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mmune Status of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發表于國際SCI期刊《metabolites》(IF=5.581)。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