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同時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機能的重要元素。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人體每天因為新陳代謝會排除2到2.5升的水分,因此,為了更好的維持身體的運行,并且考慮到體內的生理平衡,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日的需水量也在2到2.5升作用。而除了人體自身代謝會產生的少量水分外,絕大部分水分都需要依靠飲食來攝入,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會強調要保持一個少量多次并足量的飲水習慣。
而事實上,除了喝水之外,我們身體的水分攝入很多時候是“吃”進去。隨著物質基礎的提高以及營養學意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食品中的營養攝入,而由于食品中同樣含有水分,因此在一個相對復雜的飲食結構中,我們往往可以通過飲食就完成近一半的水分攝入。
而在“吃”水的過程中,有一類食物占據了非常高的位置——水果。一方面水果種類豐富,并且不同季節都能買到不同的時令水果,它們口感豐富并且含水量普遍很高。另一方面,水果本身營養價值就很高,就目前的時令水果來說,山竹中富含蛋白質、脂類、葉酸,能夠清熱生津,青棗富含維生素C以及鈣、磷等微量元素。換言之通過水果來補水可以同時滿足味覺以及身體的需求,讓整個過程變得更加愉悅。
不過水果雖然好,但是也不能亂吃。水果豐富的營養成分是優勢同時也是局限性所在。簡單地說并非所有的水果都適合大量攝入或者都適合所有人。以近年來人氣頗高的榴蓮為例。
和大多數熱帶水果一樣,榴蓮中的糖分儲備豐富口感綿密香甜。而除此之外,榴蓮中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元素、植物活性成分以及氨基酸,適當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高血壓,調節身體代謝,補充日常所需的營養。
但與此同時,由于糖分含量遠高于其他食物,因此其實榴蓮的食用負擔是很高的,一般來說,正常的成年人一天榴蓮的攝入量應該要保持在200克以內,而高血糖患者或者糖尿病人士則應該盡量避免食用這種水果。
除了水果本身有適合的人群外,水果的品質也是“吃”水環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得益于物流產業的發展,如今水果已經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地域的限制,許多對于培育環境要求比較低的水果甚至可以實現全年的廉價供應。但與此同時為了更好保證水果在培育環節以及運輸環節中良品率,農藥、肥料、添加劑往往是不可避免。
我們不該一票否決這些“輔助”物質,但是有個前提條件還是“安全”。目前我國針對水果有非常明確的指標,并且針對不同水果的檢測都有明確的指導意見。消費者購買的過程中應該認準渠道并且正確地的選購安全的水果。而針對標準內允許的農殘或者果膠殘留情況,也應該用正確的清洗方式處理后,再食用水果。
我要評論